“三夏”大忙,充足的資金是種植戶心頭的“及時雨”。記者走進田間地頭發現,一攬子金融政策正精準滴灌,讓農戶“糧草”無憂、增收有路。
6月25日,在鹽池縣惠安堡鎮大壩村,黃花種植大戶何江正為即將到來的采摘旺季做準備。“今年我種植黃花115畝,7月上旬進入采摘旺季,我準備再貸40萬元,和郵儲銀行已經提前聯系,到時候只要一個電話,客戶經理會上門幫著續貸,方便得很。”何江笑著說,有了郵儲銀行等金融機構的支持,他心里穩穩的。
回顧8年前,何江在當地黃花產業發展初期就投身種植。從種植農資、水肥管理,到采摘費、加工設備購進,每一步發展都離不開銀行的資金支持。每年6月貸款到次年3月前還貸前,這8個月的大額流動資金需求期間,郵儲銀行工作人員都會提前上門了解情況。去年,銀行一次性支持貸款40萬元。今年,郵儲銀行鹽池縣支行為黃花種植戶和加工企業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靠前服務,就在6月中旬,在鹽池縣黃花產業協會年度總結會議上,該行開展專項金融服務對接活動,提出“資金扶持+結算便利”模式,并圍繞黃花產業鏈各環節定制金融服務方案,加之貸款利率逐年下降、縣農業農村局的貼息扶持,大大減輕了種植戶的資金壓力。如今,何江已成為產業發展的帶頭人,他感慨道:“沒有金融機構的保駕護航,就沒有我個人和產業的今天!”
銀行工作人員在田間地頭為農戶服務。
當日,在平羅縣通伏鄉興林村,當地種植大戶馬學義正在連片的稻田里協調工人補苗。今年他種植了300畝玉米和700畝水稻,隨著土地流轉費近3年持續上漲,資金周轉成了難題。關鍵時刻,郵儲銀行平羅支行伸出援手,通過“產業貸”,僅憑馬學義良好的征信,為他提供了70萬元無抵押、無擔保貸款。“現在貸款利率逐年降低,這對我們老百姓是大好事!”馬學義算了一筆賬,相比去年,今年70萬元的貸款能少支付7000元利息。這筆“產業貸”解了燃眉之急。支付土地流轉費、購買農資后,他首付三成添置了兩臺大型農機。除了滿足自家種植需求,還開著農機到安徽、河南、江蘇等地進行飼草牧草打包,在本地開展農機托管作業,開辟了新的增收渠道。
“三夏”季節,馬學義通過“產業貸”資金給務工人員無憂結算工資。
郵儲銀行寧夏分行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該行始終致力于加大對“三農”領域的支持力度,不斷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模式。截至目前,該行涉農貸款余額達到124億元。未來,將繼續秉承服務“三農”的宗旨,組建“產業金融服務專班”,定期深入種植基地和加工車間,開展“一對一”金融需求調研,量身定制個性化金融服務方案,讓金融“活水”持續澆灌農業發展沃土,為鄉村全面振興貢獻更多金融力量。(寧夏日報記者 馬越/文 圖片由受訪單位提供)